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魔戒:洛汗人之戰

結合歐美經典IP魔戒和日本動畫,讓我從預告時就十分期待這部作品。以女性為主要的主角來看,似乎也是跟上了美國近幾年DEI的大勢。只不過留下心得的現在DEI已經隨著過度操作與川普的上位逐漸勢微了。


不過很遺憾的,這部作品並不怎麼有趣。比較難得的只有美術方面相當棒,故事上卻完全撐不起魔戒應該被期待的『史詩』感。

在史詩般的魔戒IP裡面,這部作品顯得太小家子氣。故事的開場由普通的宮廷『紛爭』(還稱不上『鬥爭),演變成戰爭規模不怎麼大的『村間互鬥』。對魔戒粉絲的服務並不到位,因為完全沒有會讓人與過去電影曾出現的那些角色有共鳴的人物互動。而以前曾經出現在電影的經典場景要塞雖然登場了,但是沒有良好發揮。

故事的格局小恐怕是沒什麼辦法的事。畢盡這部作品是《魔戒》本傳數十年前的前傳。前傳總不能搶了本傳的風頭。但不搶風頭的話,不好看恐怕是預期的。同樣的,這部作品是《魔戒》本傳數十年前的故事,或許有人認為本傳的故事角色沒什麼交集是合理的。這麼想也沒錯,但想要蹭情懷的話就必須做到連結才行。我是覺得魔戒都結束那麼久了。偶爾出一部應該要勇敢魔改,把氣勢做出來才行。比如目前的版本裡,戰爭的場面顯得有點水。人物的連結更是水到不行...

畢盡也有像李安這樣的導演能將一部短篇小說變成一個十分完整的《色戒》。雖然我不清楚本作所改變的原作的篇幅多大。但我想,最大的問題還是製作組的勇氣不足吧。

總得來說。這部作品的美術真的不錯。期待未來東方和西方結合的動畫能有更多突破。

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鴨崎暖爐 - 密室狂亂時代的殺人

完全無法推薦這部作品。請容我在最開頭留下這樣的註腳,然而,這部作品確實值得這個註腳。

這是一部帶有輕小說風格的懸疑推理故事。由於融入了輕小說的元素,角色的設計與對白顯得突兀且浮誇。我想喜歡輕小說的人或許會欣賞這種風格,但一般讀者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雖然我偶爾會廣泛閱讀,以了解懸疑小說市場的趨勢,這次的閱讀體驗卻讓我感到相當痛苦。

故事採用了典型的「暴風雪山莊」模式——一位富豪邀請多名偵探前往小島,展開數日的密室詭計推理大賽。然而,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發生了連續殺人事件。因為涉及密室詭計,故事自然呈現出「不可能犯罪」的奇幻感,而這正是密室詭計的魅力所在。

然而,本作的詭計粗糙而缺乏細膩度,說是大膽,卻更像胡來。要猜出謎底、看穿詭計的佈局並不困難,但這些詭計本身存在許多不可行的問題,導致整個故事淪為敷衍的密室大雜燴。作者往往不提供具體線索,主角則憑藉微弱的理由空想推理,輕易破解謎團(雖然我也是)。真相脆弱得不堪一擊。儘管故事節奏緊湊,謎團一個接著一個,謎底也接連揭曉,毫不間斷,但讀到後來,我只覺得心煩意亂,心想:「還有什麼爛招等著我?」

作為一個普通故事,本作也不算合格。許多角色的「重要」故事線沒有回收,甚至讓人感覺作者寫到後半部就急著草草收尾,實在令人失望。我也不知道自己當初為什麼會挑這部來看。

所幸本作篇幅不長。在經歷大約兩個半小時的折磨後,我終於解脫了。

如果各位的時間或金錢太多,不妨閱讀看看。但別說我沒警告過你。

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李碩 - 翦商

 不錯的書。作者整理最新的考古發現,把生硬的研究成果轉換成一幕幕的故事。彷彿帶領讀者穿梭時空隧道,跟著周文王一起執行翦(滅)商大業。


在這部作品裡,作者試圖顛覆人們對商朝的印象。過去我們知道商朝有人殉的傳統。但作者李碩通過自己的研究,說明商朝更普遍存在著恐怖的『人祭』宗教活動。在李碩的研究裡,商人對『人祭』有著痴迷般的愛好。就連蓋房子,也會在梁柱下面埋入人牲來祈福。

本書為我帶來了一些新知,也解開了許多我對上古歷史的疑惑:
1. 大禹治水的功勞不是治了洪水,而是找到方法讓黃河能種起稻米,養活養胖了夏族人。
2. 夏朝的存在是存疑的,因為它主要出現在周朝的文書裡。有可能是周人在講前(商)朝的時候,特意加進去的。同時,出土夏族的遺跡規模不大,似乎也稱不上是一個大朝。
3. 周人是羌人,所以基本上中原早就被外族入侵佔領了XD 和後來的匈奴比根本就是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差別。不過聽說黃帝也是來自川蜀就是。
4. 周武王滅商後害怕商人反抗而屢次做惡夢,只好向弟弟周公訴苦,這是周公解夢的背景。武王也在滅商一年多後掛掉了。心理壓力真大...
5. 三皇五帝除了堯,其他的都可能是周人創造出來的上古君王,甚至可能暗插了周人的祖先進去。比如炎帝神農氏的傳奇故事竟然和周人的一位先祖類似。
6. 舜似乎是權臣,架空了堯,所以舜承帝位不是什麼禪讓或大義之事。
7. 夏朝與商朝還介於新石代時期與文明之間。還有大量使用石器。影視作品裡的夏商,還是不夠還原啊。

本書的前20%是開場,並簡短的描述了夏朝的始未,為後面講述商朝做鋪陳。中間40%說的是商人的來歷,商朝的建立,中商的中興,以及晚商的沒落。最後面的40%則說明周人的起源,周人下定決心翦(滅)商的經歷,滅商活動的過程,以及滅商後的文化與歷史改造。

作者除了出具史料外。也嘗試提出自己的推理,補齊歷史上的盲點。比如姜太公竟然是在釣魚時被周文王發掘,不免太過戲劇性,很可能經過後世改造。李碩的推理是周文王在殷都時就見過姜太公,兩人決定共創大業。而又為了避人耳目,捏造了相遇的過程。

李碩的推理有時令人感到有些牽強。或許還要更多考證才能說服考古學家們。但對於我們這些看故事的人來說已經填滿了想象空間。但就算去掉那些還未認證的推理。李碩整理的考古證據所能推敲出的具體事實就已經豐富的令人對考古學家們的努力感到欽佩不已。

雖然有些讀者認為本書有些硬核。但我看得很開心。或許本身就很喜歡歷史,所以讀得混然忘我。在此推薦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