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有人將科幻小說分成「硬科幻」和「軟科幻」兩種。硬科幻指的是小說中的科幻元素十分艱澀,難以理解;軟科幻雖然原理可能也很難懂,但相較下來讀者比較容易理解。用這種方式來區分,感覺就是作者能不能把科幻的元素用易懂的方式介紹給讀者吧。我想,我可能還沒領會分類者的想法吧。
本作《變身》由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所撰。東野雖然是推理小說大師,但是他也寫過許多不同類型的作品,本作就是一例。
主角成瀨終於把到妹。還當了英雄,在搶匪槍口下救了陌生的小妹妹。噢?在槍口下?是的,把到妹的英雄主角爆頭了。所幸,幾乎每部科幻小說都有一位怪博士,本作的怪博士是元堂,他成功把主角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到底用的是什麼妙手回春的醫術呢?正所謂缺腦補腦,當然就是把腦袋補進去囉。
故事的重頭戲就在這裡--一旦裝了別人的腦,你還是原來那個人嗎?
雖然東野圭吾是寫推理小說的大師,但是作者在本作中仍然把故事節奏掌握的恰到好處。果然是那位寫出白夜行、流星之絆的人呀。
這是一部閱讀起來十分暢快的作品。跟隨著主角的視線,體驗「變身」的過程。那些心中的疑問,可怕的事實,隨著故事的轉動寫進讀者的大腦。雖然這部作品的科幻元素不是那麼深,結局處理的一般般,但確實是一部有趣的作品。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山口雅也 - 續.日本殺人事件
大概是前作的成功才讓這部續作得以完成。故事的背景同樣是虛構的二戰後的日本,主角仍是名字怪裡怪氣的東京茶夢。
這部作品裡有兩篇故事。第一篇算是系列作中少見的長篇,佔了全書的2/3。內容是一個相撲力士撞鬼,因此在建議下找了開偵探事務所的主角幫忙。這篇除了篇幅較長外,故事中也出現了少見的追逐戰。比起其他故事,主角在這個事件中展現了高度的行動力,東京茶夢真正的偵探形像油然而生。
第二篇則是透過一篇叫作《實相之船》的作品,講述一位從西方到日本學禪的阿度仔云水(云遊僧)的奇妙經歷。說是奇妙經歷,還不如說是莫名奇妙的經歷。故事中描寫了許多奇怪的「公案」(弟子向師父問禪),師父的回答總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怪,領悟了的弟子也做出驚人的怪反應。這些奇怪的內容看得讀者摸不著頭腦。在與書中人一同經歷詭異的修行後,作者透過筆下的角色做出解釋。
如同前作。本作的殺人事件也都有一些奇幻的因子。這也就是作者山口雅也最獨特的地方,巧妙的把東方人意識上、行為上不可思議的地方,結合到發源自西方的推理小說裡。這點只此一家,別的作者身上看不到!奇幻的因子絕非靈魂出沒,詭計也絕對不是建立在其上,因此欲作推理的朋友們不用擔心,大膽的挑戰作者吧。
這部作品讓看完《日本殺人事件》還意猶未盡的讀者們找到一個發洩的出口。最大的遺憾是主角和笑靨姑娘好像沒什麼發展呀...
這部作品裡有兩篇故事。第一篇算是系列作中少見的長篇,佔了全書的2/3。內容是一個相撲力士撞鬼,因此在建議下找了開偵探事務所的主角幫忙。這篇除了篇幅較長外,故事中也出現了少見的追逐戰。比起其他故事,主角在這個事件中展現了高度的行動力,東京茶夢真正的偵探形像油然而生。
第二篇則是透過一篇叫作《實相之船》的作品,講述一位從西方到日本學禪的阿度仔云水(云遊僧)的奇妙經歷。說是奇妙經歷,還不如說是莫名奇妙的經歷。故事中描寫了許多奇怪的「公案」(弟子向師父問禪),師父的回答總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怪,領悟了的弟子也做出驚人的怪反應。這些奇怪的內容看得讀者摸不著頭腦。在與書中人一同經歷詭異的修行後,作者透過筆下的角色做出解釋。
如同前作。本作的殺人事件也都有一些奇幻的因子。這也就是作者山口雅也最獨特的地方,巧妙的把東方人意識上、行為上不可思議的地方,結合到發源自西方的推理小說裡。這點只此一家,別的作者身上看不到!奇幻的因子絕非靈魂出沒,詭計也絕對不是建立在其上,因此欲作推理的朋友們不用擔心,大膽的挑戰作者吧。
這部作品讓看完《日本殺人事件》還意猶未盡的讀者們找到一個發洩的出口。最大的遺憾是主角和笑靨姑娘好像沒什麼發展呀...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東野圭吾 - 分身
這部作品大概已經距今20年了,算是東野大師早期的作品吧。據我所知,東野正式投入寫作後,曾經有一段時間不斷的寫作,挑戰各種作品。即使不是他得意的偵探推理小說,東野也勇於嘗試。本作嚴格來說只能沾的上懸疑,從結構來看也不是走解密的格式,因此在下心想,這大概就是當年的作品之一吧。
雖然本作不是jackmis最喜歡的偵探推理小說,但是本作的撰寫模式非常有意思,作者的文字掌握能力已經趨於完善。即使是複雜的事物也能被有效的說明,角色間情感的描寫也完美的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來。在下會這麼寫,就是因為有時覺得東野寫出來的東西有種生硬的感覺;本作卻不曾有此感。但也許是看了翻譯得不好的作品,所以才會有這種偏差吧。
本作的開頭是主角的自述。她認為自己的母親不愛她,但是她的母親又對她照顧的無微不至。在作者描述「不被愛」時,其中的「原因」已成了第一個懸念。而主角又承認母親對自己照顧的疼愛,更加深了主角自認為「不被愛」的疑問。這一來一往相信點燃了無數讀者對本作的興趣。
鏡頭一轉,畫面切換到本書的另一位主角身上。這位主角也對她的母親有些意見--她覺得母親不是自己的親娘。雖然自己也受到母親的疼愛,但是她總覺得兩人之間有難以消除的違和感。母親告戒她:「玩音樂可以,但絕不能上電視」。對自己百般疼愛的母親,就只有這點無法通融。
故事的進展不急不徐。因為是雙箭頭式的行進方式,所以在交錯的描述下,可以把故事中許多細節交待得很清楚。作者每說一段書就會留下伏筆,並切換到另一位主角身上。雖然故事中的兩位主角不曾(除了最後)見面,卻隨著察覺到彼此的存在變得親密起來。就連旁觀的讀者也能認同兩人心電感應般的契合。
這部作品閱讀起來輕鬆愉快。可能是因為故事中的「技術」被隱藏、封印,或是相關的技術沒有重大突破的關係。即使本作是20年前的作品,圍繞著故事核心的「技術」讀起來也沒有太多過時的感覺。
雖然本作不是jackmis最喜歡的偵探推理小說,但是本作的撰寫模式非常有意思,作者的文字掌握能力已經趨於完善。即使是複雜的事物也能被有效的說明,角色間情感的描寫也完美的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來。在下會這麼寫,就是因為有時覺得東野寫出來的東西有種生硬的感覺;本作卻不曾有此感。但也許是看了翻譯得不好的作品,所以才會有這種偏差吧。
本作的開頭是主角的自述。她認為自己的母親不愛她,但是她的母親又對她照顧的無微不至。在作者描述「不被愛」時,其中的「原因」已成了第一個懸念。而主角又承認母親對自己照顧的疼愛,更加深了主角自認為「不被愛」的疑問。這一來一往相信點燃了無數讀者對本作的興趣。
鏡頭一轉,畫面切換到本書的另一位主角身上。這位主角也對她的母親有些意見--她覺得母親不是自己的親娘。雖然自己也受到母親的疼愛,但是她總覺得兩人之間有難以消除的違和感。母親告戒她:「玩音樂可以,但絕不能上電視」。對自己百般疼愛的母親,就只有這點無法通融。
故事的進展不急不徐。因為是雙箭頭式的行進方式,所以在交錯的描述下,可以把故事中許多細節交待得很清楚。作者每說一段書就會留下伏筆,並切換到另一位主角身上。雖然故事中的兩位主角不曾(除了最後)見面,卻隨著察覺到彼此的存在變得親密起來。就連旁觀的讀者也能認同兩人心電感應般的契合。
這部作品閱讀起來輕鬆愉快。可能是因為故事中的「技術」被隱藏、封印,或是相關的技術沒有重大突破的關係。即使本作是20年前的作品,圍繞著故事核心的「技術」讀起來也沒有太多過時的感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