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魔戒:洛汗人之戰

結合歐美經典IP魔戒和日本動畫,讓我從預告時就十分期待這部作品。以女性為主要的主角來看,似乎也是跟上了美國近幾年DEI的大勢。只不過留下心得的現在DEI已經隨著過度操作與川普的上位逐漸勢微了。


不過很遺憾的,這部作品並不怎麼有趣。比較難得的只有美術方面相當棒,故事上卻完全撐不起魔戒應該被期待的『史詩』感。

在史詩般的魔戒IP裡面,這部作品顯得太小家子氣。故事的開場由普通的宮廷『紛爭』(還稱不上『鬥爭),演變成戰爭規模不怎麼大的『村間互鬥』。對魔戒粉絲的服務並不到位,因為完全沒有會讓人與過去電影曾出現的那些角色有共鳴的人物互動。而以前曾經出現在電影的經典場景要塞雖然登場了,但是沒有良好發揮。

故事的格局小恐怕是沒什麼辦法的事。畢盡這部作品是《魔戒》本傳數十年前的前傳。前傳總不能搶了本傳的風頭。但不搶風頭的話,不好看恐怕是預期的。同樣的,這部作品是《魔戒》本傳數十年前的故事,或許有人認為本傳的故事角色沒什麼交集是合理的。這麼想也沒錯,但想要蹭情懷的話就必須做到連結才行。我是覺得魔戒都結束那麼久了。偶爾出一部應該要勇敢魔改,把氣勢做出來才行。比如目前的版本裡,戰爭的場面顯得有點水。人物的連結更是水到不行...

畢盡也有像李安這樣的導演能將一部短篇小說變成一個十分完整的《色戒》。雖然我不清楚本作所改變的原作的篇幅多大。但我想,最大的問題還是製作組的勇氣不足吧。

總得來說。這部作品的美術真的不錯。期待未來東方和西方結合的動畫能有更多突破。

2020年7月14日 星期二

今村昌弘 - 屍人莊殺人事件

本作似乎在去年達到其成就的最高鋒,原作與電影皆在日本拿下好評。我也十分想看這部作品。然而當它登陸台灣之後,書評卻是十分的不給面子,可以說是惡評滿滿,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

學院偵探們受邀到郊區的大宅調查一封威脅信。沒想到卻遭陷入生化危機(笑)。但人還是要殺的。且看名偵探與真兇在惡靈古堡(笑)的魔幻對決。本作是把喪屍與命案調查結合的作品。題材新潁,難怪佳評如潮。

看過作品與書評後,個人十分接受這部作品的惡評。自由之民有一個天性,就是酸鹼值比較低,呃...比較路見不平。結果就是好話少說,只有說是非的人在留言。這部作品成功雖成功,但它的創新是建立在科幻或奇幻的情境。這對於老派推理小說讀者來說甚至有些冒犯。比如你把《關鍵報告》列為科幻,那沒什麼問題。老派讀者的神經不會被踩到。但列為推理,嗯,你死定了。虛構背景在推理作品中也不是不能,但老派讀者一定要求符合真實世界。記得國內也有業餘作家以武俠為背景寫推理故事,就是不錯的創新。

前陣子看了一本討論AI、演算法的書。之後會把心得補上。裡面分享了大數據分析應用在電影創作的例子,得出一個心得,就是人們對創新是有好感的。愈創新愈好。不過...當創新呈度超過80%之後就會雪崩式下降。也就是說太新的東西反而又令人抗拒。而那個創新的%是怎麼來的?主要還是由影評人決定的。各位應該記得電影評論網站有一個『新鮮度』的指標吧?

回到《屍》。雖然本作的創新取得了好評。但是還不到破壞市場的呈度。原作是2017年發行的,到現在同類型的作品也沒有很多,看得出來這個熱潮很短暫。但我作為一個讀者,倒是希望能有愈來愈多新奇的作品出世。

總的來說,電影的觀後感想是正面的。不過作品的呈現可以更好些。日本導演似乎太過保守,把這麼創新的作品拍的很普通,有些可惜。但勉強有把每個角色的定位表現出來,讓演員可以發揮。作為娛樂作品,已經非常成功了。個人是非常推薦。

2020年5月2日 星期六

松岡圭祐 - 萬能鑑定士Q 蒙娜麗莎之瞳

最近在整理推理相關作品時,偶爾看到了這部。據說在日本熱門,還是由人氣女星綾瀨遙主演,便好奇的找了來源觀看。

女主角凜田莉子是感受力超強的天才型人物。本身不適用一般人的學習制度。高中畢業後開始用她的天才自學成為萬能鑑定士。

這次的事件從一個宴會廳的委託開始。宴會廳的主人接下了一場試吃的發表會,讓他感到奇怪的是這個發表會不收錢,自由參加,也沒有用廣告營利,食材還特別高級。他覺得有說不出的不尋常,擔心是傳銷在辨會議想要收下線,或是從事什麼違法的事情。

女主角檢查了宴會廳的主人帶來的傳單後確實發現了不尋常的地方。雖然發表會聲稱食材高級,但是傳單上的照片卻有造假的情形。女主角發現了細微的線索令宴會廳的主人驚奇不已,便邀請女主角實際參加發表會,了解更多情況。女主角也在發表會食材的料理方式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這裡得說女主角的知識量與推理能力實在驚人。有如福爾摩斯一般,突然間就滔滔不絕的做出一大片的推理。典型天才型偵探的設定。尋常人實在難以跟上啊。

以上面的事件為楔子,女主角被邀請參加法國羅浮宮認證的鑑定人員的選拔會。目標是成為認證人員後,擔任鑑定達文西名作《蒙娜麗莎的微笑》的工作,協助該作在日本的展出。

剩下的部份就讓各位自己去看吧。

本作有著大量的背景知識。算是科普類的懸疑作品。在它的知識轟炸下,應該很難有人能推理出端倪。算是看著爽的作品,不太有挑戰的機會。女主角導出的結論也很武斷,不是很嚴謹。所幸警方很願意配合,才能在最後合力把故事中真正的壞人捉起來。但其智巧的部份仍是有趣。

這部作品據說是系列作裡面最好的一部,我個人也覺得它的鋪陣與佈局表現得很出色。如果已經看膩了金田一、柯南或是其他推理作品的話請務必來試試。它可以是一個很棒的參考對象。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Joker (2019)

在經過DC宇宙與漫威兩大美國漫畫公司多年的競爭與推廣下,許許多多漫畫中的要角漸漸的變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虛構人物。然而這兩、三年的變化是,在人們看了太多漫畫英雄後,傳統的故事已經不在吸引人。兩家大廠必須尋找更多元素吸引觀眾。漫威找到的是讓他的作品變得更通俗,比如《死侍》那種賤嘴主角加上搞笑的內容,或是新版《蜘蛛人》將主角群年輕化,變得更融入平凡高中生。可是鏡頭換到DC宇宙。或許是高層太希望他們的作品專注詮釋高層次的議題,整個故事遠離了只是單純想要娛樂的人們,結果就是慘淡的票房,聲勢完全被漫威比下去。DC宇宙一開始的這條路也還算成功。主要還是歸功導演諾蘭的詮釋功力。諾蘭這些年也真是大紅大紫,名作不少,可以說是拍什麼就成功什麼。他的《蝙蝠俠》三部曲就為DC宇宙取得極大的成功。或許是他太成功了,在他之後DC宇宙無法突破,更無力向上提昇。一直到本作的出現。

本作的主角--Joker--小丑--便是DC宇宙的《蝙蝠俠》系列中的大反派,是一位塗著小丑臉妝,染綠頭髮,舉止瘋狂難以預料的人物。主角瓦昆菲尼克斯那魔性的笑聲、全身上下散發的成熟演技,讓他成了繼希斯萊傑之後最受期待的Joker。故事和以往的正邪對決不同,故事中的小丑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勢族群。在他悲劇/喜劇的故事裡,無情的打擊一波接著一波的對他造成衝擊。每個衝擊都在敲打著他的理智。把他從平凡的苦命人生推向恐怖小丑。

這部作品的節奏與故事走向不並難猜。也不難想到。但是很少有電影能拍出來。尤其是讓好萊瑦去拍。要不是因為「小丑」這個人物,恐怕好萊瑦永遠不會看上這個故事吧。

如同我剛才說的,故事不難猜。所以你可以很容易的看到一個人走向瘋狂。這樣一個社會底層的人你會注意嗎?不會。你會看這部電影,因為他是「小丑」。你會同情他,也是因為他是「小丑」。或許我們應該退去他的「小丑」外衣,好好思考社會底層人們的苦。或許他們有一天也會爆發,不再默不吭聲。

這部作品我重覆看了五、六次。一直都不知道為什麼會喜歡看。明明故事沒有那麼出色。或許是演員太會演了。或許是故事背後的意義太深太令人想要挖掘了吧。

希望大家也能去看看。看看你能有什麼樣的心得。

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S. J. Watson - 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

這部作品剛推出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了。原本想要把小說買下拜讀,卻又因為有一陣子讀到的歐美推理小說內容不夠有趣,因此就打消了念頭。沒想到本作在短短的一、兩年內就授權出去,拍成電影。速度之驚人,想必內容一定出乎意料外的吸引人。從原作小說的介紹來看,本作中的女主角患有特殊的遺忘症,她每天睡醒起來記憶都會重置,回到中學或是大學的時期。接著,有一天她醒來,他看到自己錄給自己的影片,要他別相信那位每天從他身旁醒來的枕邊人。

為了恢復記憶,並找出自己受傷失憶的原因,女主角只好扮起本作的偵探,抽絲剝繭一番。然而,一位患有疾病的偵探要怎麼做到呢?這種懸疑作品有點像艾勒里.昆恩的哲瑞.雷恩。哲瑞雷恩要面對的是自己的聽障與眼疾。而本作的女主角就是面對自己的記憶力障礙。這實在讓人感到興奮。如果你的記憶有障礙,那你要怎麼進行調查?畢盡探案需要時間,罪犯總是深藏不露。

我看的是電影。可以感覺到本作作者細心的設計,但是從電影的表現卻不怎樣,總覺得是導演功力不夠,大部份可以發揮的橋段都變得平坦,一部不錯的懸疑作品被拍得有些普通。

電影的表現不夠突出,但是小說使用的題裁很有意思。不敢說具有高原創性,畢盡用記憶作文章的作品也很多。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尼爾森‧狄麥爾 - 將軍的女兒

雖然我早早就看過本作所拍成的電影,但是最近仍花了一些時間看了原著小說。看了之後才發現電影對這部小說做了許多的改篇。

看小說的時候。開頭的部份和電影如出一轍,所以都是早就知道的內容,jackmis也就很快就看過去。但是劇情進入快一半的時候,開始發現故事的走向與電影不一樣。所謂的不一樣,倒也不是劇情的不同,而是書寫的方式與電影的呈度有著顯著的不一致。

在電影裡,主角對於將軍的女兒--坎貝兒上尉--的過去展開了深度的調查。然而,小說中的主角卻沒有為此投入太多行動,坎貝兒上尉的過去幾乎是透過證詞直接描寫出來。而電影中戲份少的將軍,在小說裡登場的次數與談話的深度明顯提升許多。隱藏在將軍大人內心深處的痛苦毫不保留的描繪出來,不像電影裡的將軍只能擺著一張臭臉。

電影的內容演到愈後面就和小說愈不一樣。編劇把許多靜態的場影改寫成動作較多的場面。相信對於電影而言,故事太過沉悶是不行滴。但是原著的核心理念也因此或多或少起了變化。許多角色的無情與貪婪被顯現出來,許多角色的自我反思與苦痛被掩蓋掉。

總的來說,電影所表現的都是強烈的,無論是在視覺的呈現,還是精神的刺激。小說則採用細膩的方式,將劇中人的複雜情感做細細刻畫。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Nick Murphy - 靈動檔案(The Awakening)

故事發生在一次大戰結束後,人們因為失去至親而尋求靈媒慰藉。女主角也失去至親,但是他更痛恨靈媒的詐欺,因此經常揭穿靈媒的假面具,更出書宣稱世上沒有幽靈。一名學校老師看了她的作品,便想請她協助解決學校內的靈異事件。而事件背後的真相是...

本作雖然是靈異片,但如同前面的介紹,是想透過人們失去至親尋求慰藉的情節,說明人面對傷痛時應該如何走出來。但在某些層面上,本作也希望我們能同情這些陷入傷痛的人們。

在靈異的表現上,本作的呈現還不錯。雖不算恐怖片等級的,嚇人的時間點也還ok。

這部作品在網路上好像拿到3顆星(滿分5顆)。我個人給他3.5顆。久沒看這個類型的作品感覺還不錯。

哈維爾根斯 - 崩裂:毀滅殺陣(The Divide)

在一個悶熱的午後,一個等待奧運第二日賽程的下午,為了消磨時間,找了幾部影片來看。本作就是在此時欣賞的。

這部作品探討末日之後人性的黑暗面。由於這類作品這幾年來很多,所以有很多地方與其他類似的作品雷同。儘管本作也有討論到一些其他作品沒寫到的部份,比如倖存者之間的政治、領導結構。然而也只是點到為止,並沒有很深入。

總的來說,本作的表現普普。從網路上找到的評價,五等星只拿到3顆。個人來評,大概是2.5顆。畢盡沒有特別亮眼的地方。大概就結局有點意想不到吧。

克里斯多福諾蘭 - 黑暗騎士 : 黎明昇起

這部作品在美國引起了一些討論,國內也因此對本作有諸多討論。無論如何,個人認為這是個不錯的電影,精神異常的人就算看了《櫻桃小丸子》也會發飆,在行兇後自稱是「永澤」。於是,我們要怪櫻桃小丸子的作者,為什麼沒有幫永澤設計一個櫻桃友藏般疼他愛他的爺爺呢?為什麼要讓永澤火燒家呢?為什麼永澤只有一個嘴脣發紫的朋友(如果算的話)呢?有問題的不是本作,而是錯誤解讀這部作品的人。

本作是真實系蝙蝠俠的第三集。記得小的時候也有蝙輻俠的電影,只是故事情節只能唬唬小孩子,直到這個系列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轉換觀眾群後,才變成現在這種,個人覺得比較有趣的內容。

本作的核心內容是說明人要如何從傷痛中走出來,其次則是公平與正義。以蝙蝠俠的故事而言,本作的反派也夠嚇人的。上一集的小丑陰柔的令人害怕,本作的反派班恩也是站著不動就會讓你感到不舒服。

總的來說,本作用星級來分的話,我想大概是3.5顆吧。在中場做劇情推測的時候比較沉悶。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史迪格.拉森 - 龍紋身的女孩

這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作者設計了兩個奇特的偵探,拉進他所佈置出的奇特事件。我非常喜歡這部作品,因此電影與小說都看了。前幾天經過誠品,原本想要再把剩下的兩本買回來,最後還是忍了下來。我沒有誠品的禮券,過些時日後到另一家書店用禮券買吧。

本作的主角之所以奇特,是因為主角之一的莎蘭德來自於社會的底層。她被認為有精神病,情緒不穩,與社會脫節,無法自主並需要被管理、約束。套一句作者的形容,她是合法的獵物。意思就是說,就算她被人獵殺了,獵殺她的人可能還不會被判刑。打個比方,一支安非他命掉在毒蟲與律師之間,大部份的人都會相信那支安非他命是從毒蟲身上掉出來的。然而,她卻是一名技術超群的駭客,沒有藏在資訊設備裡的隱私能夠阻擋她去揭露。

另一位主角比較像是作者的化身--布隆維斯特。這位主角比較正常些,與他的『青梅竹馬』合辦了一家叫『千禧年』的雜誌,這就是系列作品被稱為『千禧年』系列作的關係吧。他是位專門調查奸商的記者,就像作者本人喜歡調查社會上的陰謀。據說作者因為調查那些陰謀而經常遭到死亡威脅。年紀不大,大約50歲就死了,就在他完成三部『千禧年』系列作的時候。死因是心臟病,但我個人覺得搞不好是被刺殺的。

這兩個人的組合裡,其實男主角布隆維斯特的特點比較不醒目。他雖然富正義感,但是有正義感的偵探太多了,實在不缺他一位。而女主角莎蘭德就比較特別了,是一個絕對的怪咖,遊走社會邊緣的邊緣人。

作者為此兩人準備的是一個數十年無法偵破的奇案。一位十多歲的少女在一個巨大的天然密室中消失的無影無蹤。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更惹人好奇的是,這位少女有習慣在每年她的叔公的生日中,都會獻上一個壓花。即使她失蹤了也不曾間斷。她的叔公對此感到懷疑,認為是兇手(殺害或綁架少女者)寄過來的。然而,卻無法從壓花上反過頭來把寄壓花的人找出來。調查就這樣一年一年的過去了。

巨大的天然密室裡,存在著一個龐大卻充斥著衝突的家族。家族成員間奇妙的人際互動讓人對作者的佈局佩服不已。面對一個已經調查了四十年的事件,主角要從已經做的很完善的調查報告中找出遺漏的部份。靠著想象力找出過去四十年來不曾有過的證據。

電影在謎團的表現場比小說好了一些,非常難得。而小說比較好的地方,是在人物深層的思考上有著最佳的詮釋。當然,這是電影最難達成的部份。

這部作品很有意思,裡面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議題。這些議題在小說裡的表現比電影中來得強烈,所以非常推薦各位來翻閱它的原著小說。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麥可.路易士 - 魔球(Moneyball)

就在最近,這部作品用同名的方式以電影呈現在大眾面前。但很幸運的,jackmis看的是小說,翻譯的小說。

《魔球》的小說主要在探討美國職棒大聯盟(MLB)隊伍的選球員策略。從小說來看,作者所下的結論就是--沒效率。多年來,被稱為邪惡帝國的洋基隊花了大錢卻只拿下2009年的世界大賽冠軍;許多球隊也花了許多錢,卻戰績不佳,甚至輸給全隊薪資倒數的球隊。而在球員方面,球速超過150km的投手就算被打爆也能上大聯盟;投不到140km卻總是能安全下莊的投手卻只得待在3A(高階的小聯盟球隊,是大聯盟球隊的子隊,用來培養球員)。棒球人對此的感想是誰誰誰運氣好,誰誰誰運氣不好;但是另外有一群人,他們不相信這與運氣有關,至少,不能永遠把問題推給運氣,一定可以抓到某些分析方式。

這個議題jackmis蠻驚訝的。我在玩MLB相關遊戲時,當挑選球員,一定會分析他們的數據,以及這個球員是否擁有我需要的能力。然而,MLB的球探卻只是看一眼,就『感覺到』球員是否有足夠的潛力。真是胡扯。

本書的主角--比利.比恩--就是個不信球探直覺的人。他自己本來就是個高大威猛的壯漢,被球探看好,「感覺」他能成為明日之星。然而他沒有。因此,他親身感受到一件事--高大威猛不是好球員的基本要素。那麼,基本要素是什麼呢?比恩經過多年的研究後了解到,你沒辦法從球員身上看出來,你只能從球員表現出來的數據看出。在遊戲裡面,球探看人看的很準,畢盡一切都是電腦計算出來的。但在真實世界裡,球探看人的眼光卻差得要命。他們實在該學學電腦裡的球探,從數字裡找球員。

本書中的比恩憑藉著他的堅持與「獨特」(真沒想到竟然只有他這麼做)的選擇球員策略,創造了多年來一直都是薪資後段班,戰蹟卻都前段班的奧克蘭運動家隊。他所掌握的密訣倒底是什麼呢?各位不彷親自去瞧瞧。

在書的最後面寫了,即使比恩證明了他的策略正確,仍然有許多人拿運氣消遣他。真是夠了,美國不是先進國家嗎?那些有能力在大眾面前發言的人,怎麼會寧願相信運氣、直覺,而不相信數據?比恩並不生氣,最好大家都覺得他是個騙子。這樣,比恩就可以安心使用最佳的選人策略,而不會有太多人和他搶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人材。

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本書再次告訴我們:只看人的外表,找不到其真正價值。這實在值得我們銘記在心。而帶給我們更重要的是:永遠不能放棄去尋找那種,找到人們真正價值的方法。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江戶川亂步 - 陰獸

江戶川亂步的名氣如雷貫耳,東方的推理小說,絕大多數都受到他的影響。可以說從推理小說被引近日本後,大概一直到江戶川亂步的出現,才真正得樹立起日式推理小說的鶵型。

本作的《陰獸》是江戶川亂步的短篇傑作。在下非常幸運的,從一部法國的電影裡面看到,劇情雖然做了修改,但信相核心的內容還是和原作相似。

故事敘述主角認識了一位美艷的藝妓,藝妓受到生命的威脅而向主角求救。令人意外的是,威脅美人的便是主角在文壇上競爭對手--一位神祕的作家。主角當仁不讓伸出援手,除了為解救美人,更是想找出這位隱藏在黑暗中的神祕作家。

故事中的神祕作家--平田一郎--就和江戶川的另一個作品《怪人二十面相》一樣,是個神祕、名聞遐邇又帶點(或充滿)邪惡的人物。看樣子,這類人物可以說是江戶川作品的一種特徵了。我們也可以說,後人寫作中經常出現的怪人,或多或少也有著江戶川的影子。寫到了這裡,或許有人不以為然。這樣想也對,因為江戶川的怪人,或許也有著其他作家的影子--比如盧布朗的亞森.羅蘋。

這部作品算是一部懸疑犯罪小說,當主角幾乎逮住怪人的時候,卻突然又給怪人反將了一軍。雖然整部戲看起來很有趣,不過因為故事中的許多喬段都已經被後人抄得一蹋糊塗,所以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部原作,就不會感覺到太多驚奇。

可是,單就一部電影來說,這部作品還是能給您一個多小時的「血腥的」歡樂時光。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福本伸行 - 賭博默示錄

這部作品原本是漫畫,後來變成動畫,最後,甚至改編拍成了電影,不難看出這部作品在其發源地日本的成功。

是什麼時候看到這部作品的呢?jackmis已經忘了,只記的這部作品像麻藥一樣,看了之後就令人上癮,無法自拔,真的能意識到那種中毒的感覺。由於那時jackmis正在準備重要的考試,而且那時台灣好像沒什麼人看,沒機會和朋友討論,所以也就沒有把它全部看完了。不過,好作品終究會成功,讓你不得不看的,對吧。

這部作品的漫畫好像還在連載,目前分成三部:默示錄、破戒錄、墮天錄。jackmis看的是第一部。在這部作品裡,主角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對社會毫無貢獻的失敗者。沒學歷沒經歷,天天想要發財卻又不肯努力。終於,因為當了朋友的保人而欠下大筆債物後,被迫參與一場賭博遊戲。這個遊戲雖然能讓參與者賺錢,但是很大的機會卻會讓人欠下更大筆的債務,債務人也會被逼迫進行勞動工作,直到老死為止。

在這部作品裡,我可以感覺到作者的幾個用心。首先,作者筆下的主角伊藤開司雖然是個失敗者,但是在面臨無路可退的窘境時,卻能夠定下心來思考破解殘局的方法,永不服輸的開創自己的人生。就算主角可能會失去一切,仍能不放棄自己心中的正義。然而,作者又了解自己的作品會為讀者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因此作者沒有讓主角這種不努力的人不勞而獲,教育著、驚愓著讀者們,要我們努力奮發,而不是掉進地獄裡,才苦思翻盤的方法。

這部作品改編到電影後,冗長多變的賭局被過瀘、精煉出來,重要的情節也被重新結合,雖然電影只有2個小時,卻十分完整,令人滿意。由其是演過夜神月的「藤原竜也」的演出,更令人激賞,他還真是適合演這種亦正亦邪,亦英雄亦狗雄的角色呀。jackmis還看過他在「古畑任三郎」的特別篇裡,演出兇手呢!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屍蹤現場(The Flock)

這部片子開頭大致引述了一句奇妙的名言:

對抗惡魔的人,亦成為惡魔。

李察吉爾所飾演的主角艾洛是一名性犯罪者的監察官,他的工作就是持續不斷的追蹤性犯罪者的行動,主角把這個解讀成,犯人雖然伏法了,但是必需要不斷的追蹤,因為社會不信任這些犯過錯的人,所以被追蹤也是這些犯人的一種"義務"。
這部片子是由《無間道》的導演劉偉強所執導,演員陣容也很堅強,連艾薇兒也參一腳演出。真的是聲勢浩大的出擊呀。
可惜故事有點小小的流於俗套,而且想表達的東西好像也沒表達得很好,只能算是普上之作。

以下開始雷聲隆隆。
老實說,一開始我不懂旁白為什麼要不斷引述那句名言。另外還引一句名言:

當你望著深淵時,深淵也在回望你

這一句話在某些層面上,和前一句有相同的意思。
我一直在思考,主角有變惡魔嗎?感覺不出來...他反而很精采的救出了我們的搖滾小天后呀。但這部又不是搞笑片,應該不會引用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才對。於是,jackmis反覆思索,終於瞭解了!
主角確實是變成惡魔了!他完全不相信性犯罪者能改過向善,所以三不五時就去找犯人們"訪談"。搞得這些伏法過的犯人組織一個自助會向主角的老闆申訴。
主角對抗惡魔的辦法,就是自己也變成惡魔去煩這些做完牢的犯罪者。所以,面對兇惡的犯人,不能給他太多人權。這大概就是全片最核心的主旨吧。

不能說的祕密

呃、呃...是的,jackmis現在才看...對不起QQ實在是在下不太喜歡看愛情片...太刺眼啦QQ

因為劇本不錯,導演呈現的方式也很棒。如果簡介太多,會破壞觀看的氣氛,所以就跳過簡介的部份。

這部戲剛上映的時候,jackmis從認識的人口中得到的評價很兩極。有的人覺得不怎麼樣,也有人輕描淡寫的說不錯。
如果要問我的話,我會說:『妳(你)應該去看。』
該怎麼解釋咧...我不能說這是一部舉世無雙的好劇本,但是它融合的元素夠多,而且整部戲也非常完整,是非常非常棒的作品。打個比方好了。兩大女性角色,小雨與晴依...為什麼桂綸鎂演小雨?為什麼曾愷玹演晴依?這就是一個小細節;不,應該說,這是國人一直沒重視的小細節(尤其是偶像劇)。
我看很多人的介紹都沒有寫太詳細,所以jackmis也在此打住。
這裡面真的有『不能說的祕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