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理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理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魔戒:洛汗人之戰

結合歐美經典IP魔戒和日本動畫,讓我從預告時就十分期待這部作品。以女性為主要的主角來看,似乎也是跟上了美國近幾年DEI的大勢。只不過留下心得的現在DEI已經隨著過度操作與川普的上位逐漸勢微了。


不過很遺憾的,這部作品並不怎麼有趣。比較難得的只有美術方面相當棒,故事上卻完全撐不起魔戒應該被期待的『史詩』感。

在史詩般的魔戒IP裡面,這部作品顯得太小家子氣。故事的開場由普通的宮廷『紛爭』(還稱不上『鬥爭),演變成戰爭規模不怎麼大的『村間互鬥』。對魔戒粉絲的服務並不到位,因為完全沒有會讓人與過去電影曾出現的那些角色有共鳴的人物互動。而以前曾經出現在電影的經典場景要塞雖然登場了,但是沒有良好發揮。

故事的格局小恐怕是沒什麼辦法的事。畢盡這部作品是《魔戒》本傳數十年前的前傳。前傳總不能搶了本傳的風頭。但不搶風頭的話,不好看恐怕是預期的。同樣的,這部作品是《魔戒》本傳數十年前的故事,或許有人認為本傳的故事角色沒什麼交集是合理的。這麼想也沒錯,但想要蹭情懷的話就必須做到連結才行。我是覺得魔戒都結束那麼久了。偶爾出一部應該要勇敢魔改,把氣勢做出來才行。比如目前的版本裡,戰爭的場面顯得有點水。人物的連結更是水到不行...

畢盡也有像李安這樣的導演能將一部短篇小說變成一個十分完整的《色戒》。雖然我不清楚本作所改變的原作的篇幅多大。但我想,最大的問題還是製作組的勇氣不足吧。

總得來說。這部作品的美術真的不錯。期待未來東方和西方結合的動畫能有更多突破。

2021年9月27日 星期一

查理.蒙格 -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本書的作者查理.蒙格是股神巴菲特投資路上的好搭擋。這本書的成書很微妙,一來將蒙格許多的演講做整理,二來是蒙格對曾經讀過富蘭克林分享的『常識』,或許深受啟發,也想將自己受用一生的『常識』分享給追求財富的人們。這本書的評價很高,但是也有人嗤之以鼻。看完全書,個人能理解這兩方面的感受。蒙格在書裡說明了投資的心法,但也有許多章節,蒙格直接的挑戰了許多學科,若不是蒙格家財萬貫,恐怕本書會讓人覺得不過一個老番顛的狂語吧。這本書對於投資人是真的有很大的幫助。它講得不深卻直達核心。直白的告訴你成功投資者的魔法就是沒有魔法。 由於本書是由演講稿整理出來的。許多議題都不太能廣泛或太深入的討論。他會在演講中討論許多財金相關的理論與知識,然後提出自己的見解。而他也謙遜的看待投資,降低風險,只在好的標的出現時再揮棒。 蒙格對知識與投資代理人有許多批判。在知識方面,蒙格肯定理工的學習方式,希望財金相關的學者應該有更多跨領域的學習。在心理學上,蒙格更是毫不留情的認為許多專家都避重就輕,沒有充分的探尋心理學在各種方面,尤其是投資方面的影響力。而跟領域學習者應該在這些心理學的影響上也多做學習,並且列一張清單,比如在做投資決定前,可以一一確認自己有沒有受到『不良的』心理影響而造成錯誤的投資。在本書裡,投資上的錯誤資了知識的不足外,最大的莫過於心理上的障礙了。 而對投資代理人,也就是所謂的操盤手,蒙格是非常反彈的。他認為應該盡可能的減少操盤手以減少被中間人『抽成』的成本。更何況這些中間人不但不能幫你賺錢,有時還害你虧錢。他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操盤人經過研究後,將委托人的錢投資在某五個標的上。這五個標的的績效都很好,可是操盤人在年底的時候還是賣出了。原因則是因為操盤人不希望讓委托人覺得自己都沒在做事,所以操盤人要『動一下』投資的標的。這樣委托人才會覺得他『有在做事』。這點讓人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投資是否也陷入的相同的困境。 蒙格的批判也是蠻主觀的,我想大眾也沒有全信,不然心理學家就得要全都收攤了,而投資代理人也就要全部失業了。不過蒙格犀利的批判確實發人深省,想必對投資人來說能引發更多思考。 這部作品的內容很多,但主題都圍繞在蒙格的幾個投資祕訣。個人覺得看此書必須要做筆記才能有效吸收。對於想要投資的投資人來說會是不錯的讀物。

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霍華.馬克斯 - 投資最重要的事

這本書號稱連股神巴菲特也讀了兩遍。現在這個年頭賣書也得要心機一下是吧?


作者整理了自己過去幾年來寄給投資人的投資心得而成書《投資最重要的事》。這樣的書內容其實有些鬆散,大多是概念,少有嚴謹的學術或科學論述。如果是想要看投資用的公式與工具的話,這本書是沒辦法滿足你的。它反而是想要將「防禦性投資」的概念交給你。

這些概念包括以避免損失為目標的投資,辨認潛在的投資風險,只在合理報酬下承擔風險,相信投資環境的週期。其實在知識型Youtuber啾啾鞋的頻道裡也有一些介紹。這裡也不重覆說明了。

在讀此書時可以感覺得到作者大力推行「防禦性投資」,認為投資界的最終的勝利者就是防禦性投資者。我用了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閱讀此書,而這段時間裡也發生了不少事。許多事論證了作者的想法,可是也有一些挑戰了作者的策略。比如作者本人就在本月對高風險的比特幣做出了告白,承認有買進這個高風險的標的是獲利的好機會。這點明顯與本書所教育的防禦性投資有衝突。而就在本週,台灣「好到不像真的」的台股表現突然泡沫。這點又非常符合本書的告戒。

雖然閱讀的過程中覺得防禦性投資太『龜』了,但是一位投資大師的億萬身家也是這樣出來的,實在不能忽視這樣的策略。

在體育賽事裡面也經常可以看到,或許善攻的隊友能有亮眼的表現,但是防守為重心的球隊往往有更好的穩定性,能長期的佔領戰績的前端。我想,做為一本投資理財的書,無論是投資新手還是熟手,都值得閱讀此書。本書的概念讓你認清個人能力有限的事實,告訴你防禦致勝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