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的作品愈看愈多,也經常為這些作品留下心得。但其實個人覺得自己並非他的粉絲;實在是他的作品太紅了、能見度太高的關係。
這部作品東野筆下的名偵探「加賀恭一郎」的處女秀。故事發生在加賀大學畢業的那年,高中以來的同窗好友相繼慘死的事件。大概是看太多阿部寬飾演的加賀恭一郎,雖然故事中的主角是大學生,但在下的心裡總是浮現出一位大叔的臉。
事件分成兩件。第一件的被害者死於宛如「密室」的女子宿舍。雖然看起來像自殺事件,但是其中卻發生一些外人介入的痕跡,使得主角與其他好友們對「自殺」的看法起疑。另一個事件則是「雪月花遊戲」。在看似隨機的抽籤喝茶的遊戲中,兇手用惡魔般的智慧,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將被害人毒殺。
我們後來再看加賀恭一郎系列作品的時候,日劇的呈現中,已經朝著社會派探討人性與事件的方向前進。而這部作品算是加賀出場的早期,因此還有著早期東野作品中濃濃的本格味。而故事中的詭計,雖然經過計算,但戲劇效果一點也不有趣。若拿現今讀者對推理小說的要求來看,恐怕還無趣得過頭了。
基本上,Jackmis的個性有些懶散。當我碰上這種經過計算,內容卻預期得很無聊時,我大致都會跳過推理,尤其是已經鎖定兇手的時候。因為我知道一定有「某種」方法達成兇手的目的。最常被我跳過的是「字謎」。Jackmis很討厭字謎。尤其是看翻譯文學的時候,日文的字謎、英文的字謎,對我這個外國人來說真是過份啊。所以,在我寫過的作品中,就有一部是刻意用中文做字謎,目的是希望未來外國人看不懂(心機夠重吧)。
言歸正傳。本篇作品算是東野早期的作品。喜歡加賀恭一郎這個角色的讀者,當然一定要拜讀。但是要說本篇作品是讓主角決定投身警界的原因,在下倒是持保留的態度,因為衝擊性還差一點吶。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東野圭吾 - 東野圭吾推理系列
東野圭吾是無庸置疑的當紅作家,他的大作幾乎都搬上銀幕了。或許是長篇小說幾乎都轉拍成日劇、電影了,日劇製作人們開始把手伸向他的短篇作品。而本系列的戲劇,就是將多部中、短篇作品集合而成。
本作共11集,每集以不同主題描述一個故事。以個人的觀點來看,這些作品在推理的著墨只能算中等,是以人性的描寫為賣點,加上故事中找人氣演員飾演要角來為作品加分。
對於喜愛推理的讀者們來說,本作的懸疑度應該還不錯。懸念能很快就建立出來,讓觀眾儘快投入劇情。詭計的部份就不怎麼巧妙了。雖然事件中的線索與動機不會讓讀者一想就通,可是從結局來看這些其實大多是老套,看久了有些麻木,無法對詭計的智巧留下印象。然而整部戲劇被導演與改編的編劇整理得很棒,而且看人氣演員對戲的感覺還不錯,所以個人對這部作品還算推薦。畢盡東野大師的推理小說功力非常深厚,要寫出一個「堪用」的小點子絕對不是難事。
此外,本作在情感上的表現很棒,看到後部幾部的時候,Jackmis真的有些被劇情打動,發揮小說讓人自省的功能。記得《布朗神父》系列作品的作者GK卻斯特頓也說過,小說是影響他人的工具。看來東野大師也成功的達到用紙筆影響世界的功效了吧。
雖然開始有人評論東野圭吾愈來愈社會派。事實上我也擔心他愈來愈社會派。不過若真的人打動人心的話又何妨呢?
本作共11集,每集以不同主題描述一個故事。以個人的觀點來看,這些作品在推理的著墨只能算中等,是以人性的描寫為賣點,加上故事中找人氣演員飾演要角來為作品加分。
對於喜愛推理的讀者們來說,本作的懸疑度應該還不錯。懸念能很快就建立出來,讓觀眾儘快投入劇情。詭計的部份就不怎麼巧妙了。雖然事件中的線索與動機不會讓讀者一想就通,可是從結局來看這些其實大多是老套,看久了有些麻木,無法對詭計的智巧留下印象。然而整部戲劇被導演與改編的編劇整理得很棒,而且看人氣演員對戲的感覺還不錯,所以個人對這部作品還算推薦。畢盡東野大師的推理小說功力非常深厚,要寫出一個「堪用」的小點子絕對不是難事。
此外,本作在情感上的表現很棒,看到後部幾部的時候,Jackmis真的有些被劇情打動,發揮小說讓人自省的功能。記得《布朗神父》系列作品的作者GK卻斯特頓也說過,小說是影響他人的工具。看來東野大師也成功的達到用紙筆影響世界的功效了吧。
雖然開始有人評論東野圭吾愈來愈社會派。事實上我也擔心他愈來愈社會派。不過若真的人打動人心的話又何妨呢?
米澤穗信 - 冰菓
這部《冰菓》是Jackmis從動畫裡吸收的。原作《冰菓》在第一次看米澤穗信的作品時就聽說了,但是內容似乎為日常事件的推理,因此沒有特別找出來看。原本動畫也不想看,但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裡面有些故事還挺有意思的,因此就乾脆全部找出來看了。
如同前面所述,本作是對日常事物的推理故事。男主角是號稱「節能少年」的折木,腦筋靈活,但卻不太喜歡動腦和做事。女主角千反田則是位好奇寶寶,動畫版中配音員一句嬌滴的『気になります』不知道征服多少人。
本作中的推理還蠻有趣的。畢盡是寫出《算計》的作者,懸疑、謎團與結局的逆轉做得非常好。本作主要發生在主角們的高中生活(從維基百科來看,這部作品成功後,作者一路寫到他們升上大學後的故事),因此故事充滿高中生的青春氣息。少了大人銅臭和胭脂的氣味,這樣的推理故事別有一翻清新。只是學生日常推理的梗用久了,新意還是會褪去。從維基百科的內容來看,高中之後的故事愈來愈沒有人氣,就連動畫也做到一段就突然結束。如果一直沒有大案子(梗)來支撐故事,恐怕只有死忠讀者會留下來看吧。反過來說,非死忠讀者的胃口是愈來愈大,演到後來可能非發生命案才行了。
雖然本作的後面變得比較平淡,但是開場的幾個「牛肉」很棒。可以看的出來,作者在早期(雖然現在也還算早期吧)就已經把才能顯露無疑了。在下認為,若是喜歡米澤穗信作品的人,應該把其中的精華拿出來拜讀一下。
如同前面所述,本作是對日常事物的推理故事。男主角是號稱「節能少年」的折木,腦筋靈活,但卻不太喜歡動腦和做事。女主角千反田則是位好奇寶寶,動畫版中配音員一句嬌滴的『気になります』不知道征服多少人。
本作中的推理還蠻有趣的。畢盡是寫出《算計》的作者,懸疑、謎團與結局的逆轉做得非常好。本作主要發生在主角們的高中生活(從維基百科來看,這部作品成功後,作者一路寫到他們升上大學後的故事),因此故事充滿高中生的青春氣息。少了大人銅臭和胭脂的氣味,這樣的推理故事別有一翻清新。只是學生日常推理的梗用久了,新意還是會褪去。從維基百科的內容來看,高中之後的故事愈來愈沒有人氣,就連動畫也做到一段就突然結束。如果一直沒有大案子(梗)來支撐故事,恐怕只有死忠讀者會留下來看吧。反過來說,非死忠讀者的胃口是愈來愈大,演到後來可能非發生命案才行了。
雖然本作的後面變得比較平淡,但是開場的幾個「牛肉」很棒。可以看的出來,作者在早期(雖然現在也還算早期吧)就已經把才能顯露無疑了。在下認為,若是喜歡米澤穗信作品的人,應該把其中的精華拿出來拜讀一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