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許多名家的介紹後,大至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很多讀書人都認為東野圭吾出身於理科,因此經常能做一些與一般作家不同的挑戰。這個想法jackmis總得很有意思,不知道東野心裡又是怎麼想的呢?
在《超.殺人事件》裡,東野圭吾狠狠玩弄了推理小說一番。他用幽默的口吻,毫不留情面的筆觸,把出版界裡的荒謬現象都赤裸裸的呈現出來,讓想思索的人用心思索,不想思考的人會心一笑。
這些故事裡面,有些寫的是推理小說作家的苦惱。作家在苦惱的,不是該怎麼寫出一篇精采玄妙,或是扣人心懸的偵探事件,而是在想怎麼達成出版社的要求,怎麼達成自己的需求。而小說中的出版社又用奇怪的理論要求寫作的作家。在這樣的環境下,各種千奇百怪的推理小說問世了。
自私的作家寫了毫無義意的故事,自私的導演拍出了自私的電影。出版社出版了莫名奇妙的書籍。不過各位恐怕還不知道最糟糕的是什麼?那便是造成這個情況的,不是別人,就是這整個社會。(yes, you and me)
老讀者們愈來愈艱酸刻薄,新讀者們愈來愈膚淺。在這兩造夾殺下,中堅便顯得弱勢許多。感覺起來就好像藝文版的M形社會一樣,非常可怕。
哈哈!雖說是很可怕,但這也是社會的一部份。文藝也有復興的時候,太極端總會彈性疲乏。其實從jackmis的觀察來看,以推理小說而言,一個黃金時期過了,另一個新主題又會回來。就好像小時候看過的故事,長大了會看到新版,甚至還有改篇版。連金庸的作品也是一拍又拍的。而在新舊之間的過渡期裡,發生與《超.殺人事件》裡相似的驚異現象也是在所難免。
所以,我們要擔心的不是這個藝文系統的惡化。因為它必定會惡化。要擔心的應該是...它會惡化到什麼呈度,又會惡化多久呢?
不過,老實說,能看到它惡化到『奇蹟』的呈度,也實在夠令人大飽眼福的了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