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10 10


謝謝你,中華民國
Thank you, ROC



圖源:http://joyflyer.spaces.live.com/Blog/cns!C3AF0E5740D22D3C!259.entry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渡邊淳一 - 失樂園

讀《失樂園》的時候,開始時只想到其內容煽情,像聽到《金瓶梅》,就免不了想到性愛與情色。或許是這類議題比較能刺激生物人的原始野性吧?文章寫了「性」,無論好壞,就是容易吸引注意,因此jackmis常常看到許多作品拿「性」作為開頭。對此,jackmis實在不喜歡,因為虎頭蛇尾的作品太多了。反觀《失樂園》,這部作品並不是用「性」作為開頭,而是將其融入整部作品,寫的卻是一齣不倫中的純愛。

在故事的進行中,作者雖然以第三人稱的方式書寫,但是整部作品的視點,應是由男主角久木祥一郎向外延伸。故事中會詳細描寫久木的想法,但是對女主角松原凜子的心思卻往往只寫了久木的猜想而已。

久木和凜子都是有家室的人,兩人在一個書法教室認識。男主角就碰碰運氣,試著追求凜子。沒想到凜子早就厭倦自己的先生,漸漸的接受了久木,兩人也因此展開熱戀。或許,一開始雙方都抱著玩玩的心情,但是隨著故事的發展,兩人的關係卻愈來愈緊密。久木起先沒想到像凜子一般美艷,嫁給社經地位比自己高的丈夫的女性會願意接受自己,原本玩玩的心態漸漸被凜子的深深愛意束縛。凜子也因為兩人細膩大膽的性行為而身陷其中,貪戀得不能自己。

在故事裡講述了兩個日本的真實事件,一個是阿部定切下心愛之人的陽具的殺人事件。阿部定因為愛情人愛的太深,失控到想把情人用這種方式佔為己有。另一則,是有島武郎與波多野秋子的殉情。

jackmis看著看著,感覺日本人真的很愛死。如果在這幾個事件中過多著墨的話,搞不好社工團會要求在這裡面留下自殺防治專線...。不過,從這幾個事件裡,男女主角彷彿感同身受般,能夠理解阿部定與有島、波多野病態的決心。

儘管是真愛,也可能不會永恆。要留下這個永恆,只能讓時間凝固了。

你能理解阿部定嗎?能理解有島、波多野嗎?能理解久木與凜子?還是能理解作者渡邊淳一的想法?...又或者,你了解自己嗎?

這部作品的書寫方式很棒,過程不沉悶且發人深省。儘管書中描寫了刺激的性愛,回味無窮的,卻是兩人純愛的故事。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東野圭吾 - 放課後

《放課後》是東野圭吾寫作生涯的重要里程碑。這部作品的得獎,使他毅然決然地離開原本從事的工作並專心投入寫作。

作為一部得獎作品,《放課後》雖然不能說是第一部青春校園推理作品,比如在舊品中jackmis最有印象的校園事件是赤村次郎《三毛貓探案》的系列作(書名忘記了)。赤村次郎的作品裡也曾經發生過校園裡的命案,命案的結構在jackmis個人的感觀裡,與本作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犯罪動機、角色間的互動、真相與面對真相的方式,兩部作品擺在一起,給人一種學生想的東西都差不多的感覺。但是其清新的結構的確引起評審的注意,從而脫穎而出。

兩部作品孰優孰劣實在很難區別,一部是成名作家的成名系列作之一,另一部則是亂步賞的得獎作品。然而,jackmis認為東野圭吾在《放課後》裡對高中女生的『煩惱』更能做出詮釋。
為了什麼樣的理由,能讓你恨死一個人

我們往往會從自己的角度去解釋這個世界,去揣測別人行為背後的目的,把自己能理解的動機強加到我們所認定的犯罪者身上。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冒犯了別人,變成別人恨不得殺掉的對象。而東野圭吾的作品(包括這一部)裡,幾乎都巧妙的觀察到這個現象,訴說人們說謊與犯罪背後那個比起犯罪詭計本身更加錯綜複雜的犯罪動機。或許,從《放課後》這部作品開始,東野就已經宣告自己將自成一路,打通本格社會派、新社會派的寫作風格了吧。

《放課後》這部得獎作品雖然是東野圭吾早期的作品,但是節奏控制的很好,一讀起來就能引人入勝。它已經有了完整的架構,讀到最後不會有莫名奇妙的感覺。所以jackmis相信大家都可以讀看看,即便是平常不看推理小說的讀者。

對了!對了!故事中的犯罪詭計也談一下吧。雖然詭計不難、而且以前看過,但是jackmis卻想也想不出來...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