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el Artemis》故事發生在一座同名的酒店。酒店的營業項目很特別,就是為受傷的黑道份子治療,並且成為這些罪犯的臨時庇護所。故事背景是陷入混亂的洛杉磯,搶銀行的一對兄弟開不了金庫後逃了出來,卻不小心和警方發生槍戰。受了槍傷的他們只能去這間傳說中的黑道酒店。接下來的故事和周潤發的《和平酒店》差不多,就是進了酒店的不法之徒招來了更危險的惡棍,使得酒店不再安全。主角是上了年紀的茱蒂弗斯特,身手不如小馬哥的她當然沒辦法力抗群惡,只有幾個臨時的住客自己殺出血路。
故事有幾條主線,但是都不太深刻。一個是女主角成為酒店主人的背景原因,她的喪子之痛看起來很沉重,最後卻收得輕描淡寫。其中兩位住客之間雖然有情愛背景,但刻畫的不深,表現得也很淺 。這種現象普遍發生在本作之中。
本作的IMDB分數不高,勉強過半。其實是不錯的故事,拍攝的方式也OK,但確實不是什麼能得獎,能得到提名的作品。其實小弟也只是看上茱蒂弗斯特的大名,以及正妹Sofia Boutella的劇照才被吸引過來看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最近正在練英文聽力。
雖然本作不是一部必推的作品,但個人覺得還沒那麼糟。我想,當作消遣還是足夠的。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東野圭吾 - 當祈禱結束時
懸疑小說大師東野圭吾筆下有不少名偵探。每位名偵探都有著自己的特質,彼此不會互搶市場,也有各自的支持者。加賀恭一郎的推理功力強大札實,但是他的故事算是東野筆下比較不「華麗」的一位。加賀遭遇的事件難度絕不簡單,但是追兇的過程通常比較花時間。因為作者不會因為他是名偵探就給他神來一筆。反而動不動就把案子搞得更複雜些。
加賀恭一郎的故事裡還有一個有別於其他東野筆下名偵探的背景,也就是描述了他的更多的家庭背景。他的童年並不十分快樂。悶悶的家庭氣氛讓我想到另一個比他更衰的老名偵探吉敷竹史。啊,要比的話,吉敷更衰一些。讀者們除了看主角與罪犯的對決外,加賀的家務事也變成了關注標的之一。本作算是加賀恭一郎系列家務事最終章。把加賀心中的秘密大解放。是加賀一生一次的大案。
故事起因於一起殺人棄屍案。加賀的表弟在探案過程中拜訪了同在東京當轄區小警察的加賀。這個表哥推理能力驚人,卻沒有成為刑警,只是待在小警署工作。加賀的表弟也是年輕有為,能看出事件中隱藏的線索。加上表哥的助拳,事件一步步走出迷霧。就在表兄弟討論案情的時候,加賀突然發現這個事件和他的「家務事」有著微妙的關聯...
前面提到了,加賀恭一郎是東野少數提到家事的偵探。想必東野花了不少時間,要把加賀的這一段做完美收場。而本作正是作者給與讀者們的回應。其目的只有一個--讓加賀恭一郎系列完美謝幕。
本作的表現很棒。東野這種海量型作家有時品質不見得每部都好。但是這部仍是中上之作。在下是覺得這個系列大概就到這了。在此向廣大同好推薦。讓我們向主人翁的背影送上祝福吧。
加賀恭一郎的故事裡還有一個有別於其他東野筆下名偵探的背景,也就是描述了他的更多的家庭背景。他的童年並不十分快樂。悶悶的家庭氣氛讓我想到另一個比他更衰的老名偵探吉敷竹史。啊,要比的話,吉敷更衰一些。讀者們除了看主角與罪犯的對決外,加賀的家務事也變成了關注標的之一。本作算是加賀恭一郎系列家務事最終章。把加賀心中的秘密大解放。是加賀一生一次的大案。
故事起因於一起殺人棄屍案。加賀的表弟在探案過程中拜訪了同在東京當轄區小警察的加賀。這個表哥推理能力驚人,卻沒有成為刑警,只是待在小警署工作。加賀的表弟也是年輕有為,能看出事件中隱藏的線索。加上表哥的助拳,事件一步步走出迷霧。就在表兄弟討論案情的時候,加賀突然發現這個事件和他的「家務事」有著微妙的關聯...
前面提到了,加賀恭一郎是東野少數提到家事的偵探。想必東野花了不少時間,要把加賀的這一段做完美收場。而本作正是作者給與讀者們的回應。其目的只有一個--讓加賀恭一郎系列完美謝幕。
本作的表現很棒。東野這種海量型作家有時品質不見得每部都好。但是這部仍是中上之作。在下是覺得這個系列大概就到這了。在此向廣大同好推薦。讓我們向主人翁的背影送上祝福吧。
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約翰.凱瑞魯 - 惡血
馬克吐溫說,現實比小說更瘋狂。矽谷的創業故事裡, 有瘋狂的喜劇,也有瘋狂的悲劇。這幾年最有戲劇效果的, 恐怕是Theranos的故事吧。 Theranos是一家新創的生技公司, 主打血液檢測身體狀況的技術。創辨人是伊莉莎白.霍姆斯, 現年34歲。霍姆斯(Holmes)是常見的譯名。 但是還有另一個更為人知,但比較少翻的--福爾摩斯。 Theranos被與Uber等新創公司齊名, 甚至評價還遠高於它們之上,曾以估值90億登上新創公司之首。 但是這間公司被踢爆他們的技術無效後,估值一瞬間跌到0。
矽谷的新創團隊創造了許多神話, 許多投資人來到矽谷就像是進入魔法森林的獵人, 磨拳擦掌準備獵獨角獸。其中,披著獨角獸的皮, 實際上根本亂搞一通的新創大有人在, 比如連谷歌都投資的智慧果汁機Juicero(https:// www.inside.com.tw/2017/09/02/ rip-juicero-the-400-venture- backed-juice-machine), 或是AR研發之路上夢大於實際產出的Magic Leap(https://www.inside.com. tw/2018/08/30/magic-leap-ar- vr),再再都顯示投資有賺有賠。 然而Theranos的情況比起毀滅的, 或是接近毀滅的獨角獸不太一樣。它是一間生技公司, 他的產品用在醫療,做得不好可是會出人命的。 美國對醫療產業的規範很嚴格, 但是Theranos卻可以在這個系統下生存多年, 在沒有可靠產品的情況下愈做愈大, 引爆其他新創故事也難以想象的泡沫。 它30歲左右的創辦人到底是有什麼驚人的手腕, 足以影響美國政經高層, 也為這個事件增添許多令人難以理解的疑問。《惡血》 一書試著把Theranos相關事件的始末做通盤的介紹。 說明創辦人的生長歷程,創業的契機與走向崩壞的途徑。
本書的作者同是也是這個事件的吹哨人。 在Theranos的惡不斷升級時, 許多曾經待在它內部的人們一一逃離它。有許多人忍不住良心的不安,其中又有一些有勇氣的告密者, 願意把這家公司的恐怖密辛揭露出來, 避免Theranos殘害更多人。這些人找上了作者, 一位華爾街郵報的記者, 在Theranos事件前就有許多踢爆的經驗。 他從沒想過自己會接觸到這個事件, 甚至自己所屬的華爾街郵報也是Theranos的推手之一。
本書用故事的方式呈現創辦人的新創路程。 由於霍姆斯本人不願受訪, 所以霍姆斯的部份只能由旁人的描述補齊。 接著故事中的受訪者講述著他們在Theranos中各個階段的所 見所聞。 每一則故事都顯示出Theranos內部詭譎的管理方式。 這個詭譎的管理要保護的目標, 是Theranos技術不足的事實。 技術不夠是新創團隊常有的問題,台灣曾經有團隊想做貓臉辨識, 但後來承認效果不好。前面提到的Magic Leap也是被定在技術能力不足的窘境。 Theranos的大罪在於,它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 就大舉釋出他們的產品。這些產品是用在醫療上的, 會造成使用者身家安全的危險。
本書Theranos的事件寫得很詳細。 那股身歷其境的壓迫感讀起非常有意思。要說本書的唯一缺點。 就是沒有說明女主角霍姆斯的驚人魅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當然, 也可能是人天生的氣質難以說明。另一方面, 由於缺少霍姆斯本人的說詞, 所以作者沒辦法用霍姆斯的角度來訴說故事中的各個內容。 這點或多或少有點可惜。 但是霍姆斯應該會把她的想法帶進棺材裡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