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部二十年前的作品,小說的故事背景對現在的讀者而言或許已經太過陳舊,但是作者設計詭計的厚實感,反覆操弄讀者推理思續的操作手法,不難發現這部作品流露出的成功氣息。
本作以一啟綁架案為開頭。主角為了救出被綁架的兒子,帶著贖金四處奔波,與綁匪周旋。豈料在交付贖金的前一刻,自己受了傷昏倒過去,人質因此慘遭殺害。這些橋段像極了《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速水鈴香綁架事件》。讓人忍不住心想:金田一呀,你又抄了嗎?從時間點來看,《金》的作者確實有可能「參考」過這部作品。也因為看過類似的詭計,所以這個付贖金行動背後的義意,在下大概也推敲出來了。
失去兒子的主角決定找出綁架犯,找出那個殺害自己兒子的禽獸。但是他沒想到的是,隨著線索一一浮現,才驚覺這個事件背後綿密的惡意早已像一張黑色的蛛網將他緊緊纏繞。
如同jackmis最初所提及的,這部作品的詭計很厚實,愛看詭計的讀者們應該會喜歡。故事中反覆逆轉推理的手法,讓我看到謀殺天后--阿嘉沙.克莉斯汀--的影子。角色間複雜的人物關係,使得事件中的每一個人都脫不了關係。甚至偵探--與作者同名--也被jackmis懷疑過。
美中不足的是,因為時代的變遷,這樣的故事背景已經變得不吸引人。要讓現在的讀者看下去,恐怕需要更華麗的人物背景,或是讓角色們做出更磅礡氣勢的演出,才會有廣大迴響吧。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西村京太郎 - 天使的傷痕
這部作品是亂步獎的得獎作品。故事不長也不短但是黏性十足,jackmis翻一次就把它看完了。本篇故事的詭計普通,我還在想,記得西村大師是本格派的作家之一,怎麼本作以主題為主,詭計為輔呢?原來大師本來就不是那麼本格的作家呀。
主角與女友終於難得出遊,卻在山裡遭遇被刺的被害人
痛下殺機的「天使」究竟是何人?
故事以雙箭頭的方式對突如其來的事件展開調查,裡面還輔以男女主角的單純愛情。活靈活現的登場人物讓人很快就能融入故事,角色間平實的轉動增加了讀者閱讀上的順暢感。接連不斷的事件與命案更為整起事件增加懸念,再也沒有比連續殺人的兇手還能挑起推理小說讀者們的閱讀樂趣。而尾聲的轉折則成功的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令人窒息的情節催促著讀者一口氣把小說讀完。
雖然是部不錯的作品,但是本作的得獎原因恐怕不是因為劇中的詭計。情節的佈局上雖然不錯,但我相信參與亂步獎的作品應該都能做出不錯的鋪陳。因此jackmis覺得它得獎的理由還是其社會派的主題吧。
這部作品的篇幅不長而且閱讀起來不困難。作為一部得獎作品,個人覺得非常值得閱讀。雖然不是使用巧妙的詭計,但仍是一部非常完整的懸疑作品。除了西村京太郎的書迷們,喜愛推理小說的朋友們也嘗試看看吧,一定不會令你失望的。
主角與女友終於難得出遊,卻在山裡遭遇被刺的被害人
痛下殺機的「天使」究竟是何人?
故事以雙箭頭的方式對突如其來的事件展開調查,裡面還輔以男女主角的單純愛情。活靈活現的登場人物讓人很快就能融入故事,角色間平實的轉動增加了讀者閱讀上的順暢感。接連不斷的事件與命案更為整起事件增加懸念,再也沒有比連續殺人的兇手還能挑起推理小說讀者們的閱讀樂趣。而尾聲的轉折則成功的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令人窒息的情節催促著讀者一口氣把小說讀完。
雖然是部不錯的作品,但是本作的得獎原因恐怕不是因為劇中的詭計。情節的佈局上雖然不錯,但我相信參與亂步獎的作品應該都能做出不錯的鋪陳。因此jackmis覺得它得獎的理由還是其社會派的主題吧。
這部作品的篇幅不長而且閱讀起來不困難。作為一部得獎作品,個人覺得非常值得閱讀。雖然不是使用巧妙的詭計,但仍是一部非常完整的懸疑作品。除了西村京太郎的書迷們,喜愛推理小說的朋友們也嘗試看看吧,一定不會令你失望的。
曼施坦因 - 失去的勝利
軍事是jackmis的主要興趣之一。記得曾經和一位朋友聊到自己這方面的興趣時,朋友問了一句:「那怎麼不去軍隊?」jackmis著實猶豫了一下,或許自己真該投筆從戎。不過回神之後,我只回道:「台灣的軍隊沒什麼好發展的,要從軍也該去法國當傭兵。」看倌們,洪仲丘的事件不就是一個實證?
本作的作者曼施坦因是二戰德軍的陸軍司令,他最輝煌的一頁莫過於擔任東部戰線軍團司令的時期。而本書是從二戰開始一直寫到作者卸下司令一職為止。
在二戰開始前,作者只是一位參謀長。在希特勒掀起戰爭時,他改良了希里芬計畫,使得德軍成功殲滅法軍的主力。這個希里芬計劃是德國在一戰時就已製定,可以想見德國多年前就想侵佔法國,而且從未放棄呀。
曼施坦因也並非什麼都想用戰爭解決的人。在成功入侵法國後,也希望能與英國談和。然而「海獅作戰」的停止,東線戰場的新開,平息戰爭的時機一個個錯過。和東線的俄軍對戰,在作者的看法裡,是希特勒開啟了一場危險的賭局。但是曼施坦因在入侵俄國後,看到俄軍的攻勢佈局,心理也覺得或許不先向俄軍開戰,俄軍也隨時可能對德軍開火。這點作者也不得不同意希特勒對國際情勢的敏感度。而曼施場因在東部戰線上展現的靈活運動使他打下了不可思議的戰果。
德軍在失去第六集團軍後戰局完全改觀。東線的作戰從攻勢轉為守勢。開起戰局的希特勒對戰術顯得保守,而曼施坦因以攻代守的策略則履履取得戰果。曼施坦因對希特勒藏身幕後指揮軍隊的做法頗有微詞。但是他至始至終都以軍人的身份為榮,執行政府決定的任務。當然,他也不是全然的傀儡,尤其在故事後面,德軍必須撤退時,他也會技巧性的迫使希特勒接受他的意見,種下了日後被去職的因子。
曼施坦因和每個歷史上的名將一樣,對戰局的洞察力十分驚人。孫子兵法所謂的「正兵禦敵,奇兵致勝」在他身上一覽無遺。在精神上,曼施坦因比較像老派的軍人,忠於國家,也忠於軍隊。他也有著德國人的自負,相信許多驚人的戰果都源自於普魯士人的軍人魂。
這部回憶錄相信是許多軍事學者與史學家們重要的參考作品。對軍事有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花點時間研究研究。
本作的作者曼施坦因是二戰德軍的陸軍司令,他最輝煌的一頁莫過於擔任東部戰線軍團司令的時期。而本書是從二戰開始一直寫到作者卸下司令一職為止。
在二戰開始前,作者只是一位參謀長。在希特勒掀起戰爭時,他改良了希里芬計畫,使得德軍成功殲滅法軍的主力。這個希里芬計劃是德國在一戰時就已製定,可以想見德國多年前就想侵佔法國,而且從未放棄呀。
曼施坦因也並非什麼都想用戰爭解決的人。在成功入侵法國後,也希望能與英國談和。然而「海獅作戰」的停止,東線戰場的新開,平息戰爭的時機一個個錯過。和東線的俄軍對戰,在作者的看法裡,是希特勒開啟了一場危險的賭局。但是曼施坦因在入侵俄國後,看到俄軍的攻勢佈局,心理也覺得或許不先向俄軍開戰,俄軍也隨時可能對德軍開火。這點作者也不得不同意希特勒對國際情勢的敏感度。而曼施場因在東部戰線上展現的靈活運動使他打下了不可思議的戰果。
德軍在失去第六集團軍後戰局完全改觀。東線的作戰從攻勢轉為守勢。開起戰局的希特勒對戰術顯得保守,而曼施坦因以攻代守的策略則履履取得戰果。曼施坦因對希特勒藏身幕後指揮軍隊的做法頗有微詞。但是他至始至終都以軍人的身份為榮,執行政府決定的任務。當然,他也不是全然的傀儡,尤其在故事後面,德軍必須撤退時,他也會技巧性的迫使希特勒接受他的意見,種下了日後被去職的因子。
曼施坦因和每個歷史上的名將一樣,對戰局的洞察力十分驚人。孫子兵法所謂的「正兵禦敵,奇兵致勝」在他身上一覽無遺。在精神上,曼施坦因比較像老派的軍人,忠於國家,也忠於軍隊。他也有著德國人的自負,相信許多驚人的戰果都源自於普魯士人的軍人魂。
這部回憶錄相信是許多軍事學者與史學家們重要的參考作品。對軍事有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花點時間研究研究。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