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HBO猛播一部叫《索命黃道帶》(Zodiac)的電影。在下看了以後,有一點小小的感想...
Zodiac就是美國知名的連續殺人犯(serial killer*註),也就是黃道帶殺手。詳細可以看維基百科。裡面(目前)有五個子項目是我翻譯上去的。
他知名的主要是因為這個殺人犯會寄信給警方,公然挑釁。其次是因為這個案子也經常被改篇成電影,再其次大概就是因為這個連續殺人案還沒被偵破。
雖然,我很討厭兇手沒有被逞罰的故事,但是故事夠懸疑,兇手囂張的行徑也激起我解謎緝兇的動力,所以才能看得津津有味。
看完這部作品後,在下立刻上網搜尋了相關的資料。而且,對於這備案子,也很始有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然而...然而,在下卻忽然驚醒...。我倒底在做什麼呀...案子已經發生快五十年了,而且其中有許多人力物力投入都未能偵破。一個小小的Jackmis,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Jackmis何德何能去解決它呢?
劇中人也為了查案抛家棄子的陷入瘋狂的境界,一想到自己有點陷入同樣的情境,差一點連國外的調查報告都拿出來看,就覺得有點可怕。
不過,這次的經驗,也讓在下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
原來,懸案真的可以讓人痴狂呀。
雖然在下覺得兇手Zodiac沒動什麼腦筋,只是一點運氣,一點時空環境的關係,才沒被抓到。
可是他囂張的行徑、謎一般的密碼,卻增加了旁觀者更多想像的空間。變成刺激旁觀者想知道真相的動力。這大概就是推理小說家范達因所強調的:
七、 ...,殘暴的凶殺足以激起其報復心和恐懼心。他們都希望將加害者繩之以法。...即連比誰都溫厚的讀者都會以滿腔的正當熱忱去從事追蹤。[來源]
我把這句話解釋成‥推理小說激起讀者探案的欲望。這正是推理小說作者最重要的任務吧?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推理小說的相關作品,雖然兇手在故事的表演很高竿,但是讀者並沒有融入案情,只是一頁一頁的翻,等到翻到解謎的章節。這麼一來,真是可惜了犯案的詭計。
另一方面,有些小說的詭計不怎麼樣,幾乎一點就破。可是讀者卻能身入其境,體驗懸疑,每翻一頁都要擔心害怕。
這就說明了除了詭計之外,作家也要注意情境的塑造。
最後,在這裡做一個總結。Zodiac是真實事件,與作家幻想不同,但是仍值得拿來思考。事實上,電影《索命黃道帶》本身就是經過改篇,讓其中的懸疑呈分加溫。
因此,未來在創作的時候,除了那讓人想破頭的詭計。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塑造氣氛。
免得人家說推理小說只是猜謎遊戲,看起來沒fu呀。
*註:serial killer的兇手通常會殺很多人,但不是殺很多人就能被稱為serial killer。其中有微妙的差別,煩請自己查查。另一方面,大陸型國家比較容易造就serial kill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