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森村誠一 - 高層的死角

本作發表於1969年,從撰寫風格與內容來看就是一部典型早期的推理小說。按導讀的評語,是非常重視「探案現場」的作品。雖然這是得到江戶川亂步獎的大作,但是隨著時代的演進,太過老實的寫法看得在下有些想睡。不過,誠如導讀人所言。本作在「現場」的描寫很棒,若要帶領一個時代的推理小說就得要有這種扎實的寫作功力。

第一個事件發生在一間旅館,旅館的老闆忽然死在自己住入的房間裡。房間呈密室,而且是雙重密室,能進入密室的四把鑰匙都被嚴格管控。原以為兇手會與刑警們展開近身鬥智,沒想到卻是警探們由遠至近的追尋兇手的步伐。

這樣的故事現在已經難以滿足讀者了。冗長的調查過程太平淡以至於難以入嚥。雖然不能說對謎團不感興趣,但是jackmis少見的開始跳躍式閱讀。這表示我對之後的發展已經無所謂了。

雖然本作是引領日本推理小說的代表之一。但是時代過去後也漸漸退去色彩。但也可能是在下最近俗事太多的關係。難以靜下心來閱讀吧。

這部作品適合鍾情辦案現場的讀者,好好包裝的話或許能有《CSI犯罪現場》的呈現模式。

伏羲, 周文王 - 周易

《周易》為周朝編整的《易經》,所以也可以說是《易經》的一個版本。

在下數年前就看過《易經》,當時覺得這是部占卜書,就沒有深入去看了。這次是從長輩的書架上看到另一個版本,這個版本對原作做出了更深的解釋,讓人比較容易了解其中的道理。這會兒jackmis才發現,坊間那些管理叢書、大眾心理學、應用心理學若見了《易經》,恐怕會相形失色。而《易經》甚至源於六千年前的伏羲氏。

《易經》在古代用於占卜,其中的學問屬哲學領域,將其道理發揮,可用於許多層面。比如前述的管理、心理就能從《易經》中找到相關的原理。

我們這些書的讀得少的,大概只知道《易經》裡那句「飛龍在天」。看金庸小說的,或許知道《降龍十八掌》中的掌法,諸如「潛龍勿用」、「戰龍於野」、「見龍在田」與「亢龍有悔」都取自《易經》。

在下學疏才淺,但且讓我說明為什麼有這麼多「龍」,看看能否激起大家對《易經》的喜好。在《易經》,用「龍」形容那種領導眾人的君王型人物。當你發現「潛龍」,也就是有資質,但還不成氣候的領導者,這時候不用急著用他,應該讓他好好培養能力。「見龍在田」,白話的說是人才親自下田裡耕作,意味著這位人物已經在努力學習、成長,是好事。在下想,前面兩句都說明了觀察人才、培養人才的道理。而「飛龍在天」是說指領導者已經成氣候,帶領人們往更好的地方前進,有如龍飛上天一般。「亢龍有悔」是形容領導者飛得太高,與人民脫節,是不好的情況。雖然《易經》是六千年前的東西,但是本句的情事現今也經常發生,上位者不能不察。

前幾句都在「乾」掛中,「乾」掛主講君王之道;「戰龍於野」是寫在「坤」掛裡,「坤」掛講君臣,直譯是指「龍」(也就是君王)在野地裡作戰;這表示事態嚴重到君王必須親臨沙場,指事態已至窮圖,是不吉之意。反過來說,我們看到一些CEO親上火線,就表示事態已經很嚴重了。我們可以經常看到各大公司的CEO出現在媒體版面,足見現今世界的競爭壓力大到戰龍必須常駐於野呀!

古有云:不讀《易》,不可為將相。日本維新時期組閣也提:不知《易》者,不得入閣。或許是當年管理叢書不夠,所以唯一寫的好的、全面的就只有《易經》。但是,即使現在已經有許多管理學大師的名著,《易經》裡的許多哲理仍然非常值得一讀。無論未來你想要應用在什麼事務上。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梅格.嘉迪娜 - 下流祕密俱樂部

城裡的大人物們紛紛因為各種原因死亡。女主角在調查一位女檢察官飛車案的時候,竟然找到了他們之間的共同點--他們都壞壞(Dirty)。歡迎加入下流祕密俱樂部。

說實在的,在下覺得本作找不到一個重心。這部作品不知道怎麼定位。首先,他用一個奇妙的團體「下流祕密俱樂部」來吸引大家的眼球。但是這個團體的吸引力隨著故事的進行,不得不說作者在它上面下不夠功夫,愈來愈雞肋。其次,作者花許多文字描述主人翁的私生活與背景,但老實說那些不是很吸引人,感覺像一般都市女性的生活,只是主角剛好是進行與犯罪相關的心理醫生工作。

女主角最後也因為很牽強的理由被俱樂部邀請了,不過全劇有些地方本來就一直很牽強,所以我也不想在意太多。就比方為什麼反派會盯上女主角?這點實在搞不懂。女主角對兇手來說基本上是一位路人甲,再怎麼討厭路人甲,也不致於盯上人家吧...

縱觀全書,個人感覺噱頭十足,但是並不協調。格局應該可以更大,但是作者卻寫的很窄。其中為了介紹女主角的過往花費太多字數寫入太多不必要的劇情,感覺作者想要為這位女主角建立一個系列,但是這樣子搞下去恐怕不會成功。要成就一個角色最好的方式還是用故事。

更糟的是...。一旦對作品感到不耐煩,你就會開始對作品中的修詞更挑剔。本書給我的感覺,作者就像被慣壞的小女孩一樣,有點令人生厭。難怪本作買回來被我老媽借去後,他翻幾頁就放棄了。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金澤伸明 - 國王遊戲

還沒有看大概就知道是寫什麼了,因此看的時候只希望它能寫出一些我比較期待的。然而,因為我期待的部份沒有出現,所以在下心裡就自私得認為這是部大爛作。撇開我自己的期待,事實上,本作仍是一部不錯的休閒作品。

本作屬於恐怖小說(不知道為什麼,有些書店把它和推理小說放的很近),我會把它與大逃殺、飢餓遊戲當作同一類型的小說。和七夜怪談一樣,作者善於從身旁常見的事物中找到恐怖的因子,放大再放大。然而,本作更使用了一些好用的內容來引誘讀者--腥羶色。「腥羶色」作為吸引讀者的策略,這手法可不是在下自己定義的。就連Discovery介紹吸血鬼作品的成功,也把其中的腥羶色當成重點。就連在下不太喜歡的那部《櫻花抽芽時想你》也用腥羶色開頭,所以說這招是小說家公認的武器之一並不為過。不過個人還是討厭拿這招出來用的作家...

國王遊戲大概人人上了國中就會玩,可能小學就會,最晚也在大學學會。大概是改變自歐美的simon says遊戲。就是大家都按照simon的命令做simon指定的事,沒做的人就受逞罰(主講人若沒有用simon says做開頭的命令就不能服從,若服從了也要受罰)。本作以此遊戲為基礎,能建構出什麼樣的恐怖情節,相信在恐怖小說盛行的現今,讀者自己也能想像出端倪。而本作的演出,大致上就逃不出在下的想像,甚至連腥羶的部份也被在下掌握到了。

然而作者卻沒有給一個好的解釋。由其本作被許多書店放在以合乎現實的邏輯推理的小說分類架上。結果卻是神怪般的情節,看得我有點想摔書。所幸在下早就覺得本作應該很會發想,卻很難做出合理解釋。當然,除了那個絕(爛)招外,作者也漂亮的做了鋪梗和「護梗」的動作,這點非常值得稱讚。

這部作品不斷出續作,我相信一定都會有看頭。至少在厭倦相同的類型前。因為他用了許多吸引人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