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的名字提出一個很實際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決定常出錯?是啊。為什麼呢?無論是市井小民還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有些時候就是會犯錯。甚至是低級的錯誤。犯錯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我想每個人都會犯錯,可能還一直犯下各種相同、不同的錯誤。在下也曾經和朋友聊到,比起追求新的成就,要能減少犯錯就更謝天謝地了。那要怎麼不犯錯呢?不要去犯錯就好了,對吧?說的如此簡單,道理似乎也那麼簡單,但是人們還是不斷的犯錯。到底是為什麼呢?
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說明犯錯的人有時是受到了不正確的思維,使得人們做出錯誤的決策。只要人們了解那些不正確的思維就更有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本書提了三大方向、九大原則。我想,為了尊重作者,在下就只提那三大方向,讓讀者們自行去閱讀該作品,深入了解九大原則的內容。
首先,人們要避免犯錯就要注意「內在的決策魔鬼」。人的心智有其極限,未能了解自己的極限就可以做出不正確的判斷。接著是「旁人的決策盲點」。人是社會的動物,行為也容易受社會影響。若是沒有正確的辨別這些影響,就可能盲目做出決策。最後則是「外界的決策障礙」。在此,講的是外界送到個體的資訊。錯誤的解讀資訊十分危險,往往使得人們做出計劃之外的行為。
本書除了提到犯錯的「來源」外,也十分重視計劃。人們在做計劃時,許多時候都是經過精心的設計。但是一個臨時的決策往往使得計劃偏離原本的目標,最後得到的結果通常也不會更好。畢盡原先的計劃是經過設計的,臨時的決策則通常是粗潛的。
這讓我想到《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提到的故事:
一家四口開車出門旅行。路上突然看見一頭鹿。駕駛的父親為了讓小朋友能看那條鹿,便將車開離主線,進入鄉間小路。結果小路路況太差,車子爆胎,美好的旅行就蒙上陰影了。
這個故事裡。突然出現的那頭鹿就是計劃之外的事件。駕駛車子的父親就因為受不了誘惑,離開原先的計畫,跟了上去,結果就發生了災難。
臨時的決策總是不夠全面。全面的思考也要小心內在、外在與社交上的盲點。
聽起來似乎很複雜、很困難。但我想有了本書的介紹,我們對這些議題會更加敏銳,減少犯錯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