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被討厭的勇氣

去年對弗洛依德的心理學做了一些學習,對人類心理各個層面有了許多認識。對於學習到這多知識的自己,個人也感覺十分滿意。但是看完了本書,才知道原來還有完全不同的學說,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心理學。在這個弗洛依德學術理論大行其道的世代,原來有個阿德勒心理學一直存在日常生活之中。比起弗氏有條理、推理分明的系統化學問,阿德勒心理學的學問實際得讓他的單純很不單純。簡直就要顛覆另一個學派。作者透過書本裡,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將其介紹給大家。

阿德勒心理學又稱為個體心理學。認為心理學必須從完整的個人來思考。比起弗氏的「因果」關係,個體心理學更注重個體「當下」的情況,與個體「接下來」要做出的作為。

這點令人十分興奮。因為比起弗氏的理論分析,個體心理學顯得動態許多。令人忍不住想看看以個體心理學為出發點對世界做出的回應,究竟能得到什麼回應。在我個人的觀察裡,弗氏心理學比較常用來「收捨殘局」,而個體心理學更能「開創未來」。

然而,要理解阿德勒的心理學有其困難。或許是弗氏的理論大行其道,亦或是人們遭受「人生的謊言」誤導多時,許多阿德勒心理學的理念雖然有理道理,卻又看起來十分荒誕。就算讀者被說服了,卻仍然需要時經驗經驗去實踐。甚至,讀完全書的在下仍對其有於疑慮。

疑慮的部份,恐怕只有在生活中不斷學習、執行了。或許真入作者所言,人們要花自己年齡的一半的時間才能將阿德勒心理學融會貫通。

這本書讓在下想起初次讀到《柏拉圖理想國》的感覺。又或者,像是讀《論語》。以對話的方式書寫理論。有點像小說。很有意思。相信能讓更多人接受、嘗試這門學派。

沒有留言: